(

)

离别
写景
写雨
秋天
情感
送别
秋天送别
友情
秋节

赏析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王寂所作的《送刘师韩归云中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送别为主题,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期待。首联“客里那堪送客行,迢迢烟水指归程”,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场景和氛围。诗人身处他乡,本已不易,再加之送别友人,更添了几分凄凉与不舍。这里的“烟水”不仅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也隐喻了离别后友人旅途的遥远与艰难。颔联“子规催促浑无赖,秋雨留连却有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子规鸟的啼叫和秋雨的绵延赋予了情感色彩。子规鸟的叫声在诗人心中显得有些烦扰,而秋雨的连绵则似乎在挽留友人,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既渴望友人早日归家,又舍不得分别的矛盾心情。颈联“此日短亭轻折柳,何时长路重班荆”,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情景。短亭边轻折柳枝,象征着离别的仪式,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希望友人能早日归来,再次相聚,共叙旧情。尾联“著鞭稳上青云去,莫惜因风蚤寄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希望友人能够稳稳地踏上仕途之路,追求高远的目标,并且不要忘记在成功之时回信报平安。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对友情的珍视。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谊的深厚怀念。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