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张
仲
谋
使
三
韩
照
海
旌
幢
出
乐
浪
,
过
家
上
冢
路
生
光
。
鸭
江
桃
叶
朝
迎
渡
,
岊
岭
松
花
夜
煮
汤
。
恩
诏
肃
将
芝
检
重
,
醉
鞭
低
袅
玉
鞘
长
。
遗
民
笑
指
天
车
道
,
酷
似
南
阳
异
姓
王
。
送别
山水
咏物
怀古
抒情
地点
山水送别
古地怀古
赠别友人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使者张仲谋出使三韩的壮丽景象和其归途中的温馨场景。首句“照海旌幢出乐浪”,以“照海”形容旌旗在海上映照出的壮观景象,而“乐浪”则是古代地名,此处借指使者出使之地,展现出使者出使时的宏大场面。接着,“过家上冢路生光”,写出了使者经过家乡时,道路因他的归来而显得格外明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鸭江桃叶朝迎渡,岊岭松花夜煮汤。”这两句分别描绘了使者渡江时清晨的桃叶迎风,以及夜晚在山岭间松花环绕下煮茶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使者旅途中的宁静与雅致。接下来,“恩诏肃将芝检重,醉鞭低袅玉鞘长。”则通过描述使者收到的恩诏和手持的玉鞘长鞭,表现了其身份的尊贵与使命的重要。最后,“遗民笑指天车道,酷似南阳异姓王。”通过“遗民”的笑容和对使者行为的赞美,将使者比作历史上的南阳异姓王,表达了对使者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的高度评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使者出使与归途中的庄严与温情,以及人们对使者崇高精神的敬仰之情。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