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居
杂
咏
好
山
看
不
尽
,
游
罢
更
须
登
。
石
屋
晴
犹
雨
,
天
池
夏
亦
冰
。
寻
仙
碧
霞
里
,
飞
步
白
云
层
。
松
花
飘
满
地
,
归
路
喜
逢
僧
。
写景
山水
夏景
田园
松花
写山
松林落花
感悟人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深深喜爱和探索之趣。"好山看不尽"表达了山景的壮丽和无尽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游罢更须登"则体现了诗人不满足于浅尝辄止,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欣赏和体验。"石屋晴犹雨"运用了对比和比喻,形容石屋在晴天仍有如雨后清新,增添了神秘感。"天池夏亦冰"则展现了山中奇特的气候,即使夏季也能见到冰凉的池水,给人以清凉之意。"寻仙碧霞里,飞步白云层"两句富有想象,诗人仿佛在寻找仙踪,踏着白云攀登,意境超脱尘世,富有道教的隐逸气息。最后两句"松花飘满地,归路喜逢僧"则描绘了山中宁静的氛围,松花飘落,诗人归途中遇见僧人,增添了禅意与和谐,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具有浓厚的隐逸诗风。
陈秀民
40首
一作嘉兴人。博学善书。为武冈城步巡检,知常熟州。历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有《寄情稿)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舟入横槎水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渔舟不觉远,深入一溪霞。烟火烧红雨,牛羊饭落花。水声分乱石,山影散晴沙。莺唤人酤酒,垂杨第几家。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其五)
宋·朱熹
茅屋无烟火,溪桥绝往还。山翁独乘兴,飘洒一襟寒。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书无闷寮(其三)
宋·艾性夫
喧啾百鬼瞰高明,寂历朱门野草生。斗大山中茅屋好,日长攲枕听松声。
湖上春步
明·刘泰
出门雨脚收,西山翠如沐。一鹭忽飞来,点破湖光绿。春暗花已空,虑淡心自足。固穷分所宜,轻肥岂吾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