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僧
归
君
山
羁
旅
头
发
白
,
寤
寐
君
山
青
。
远
游
负
雅
志
,
举
俗
笑
独
醒
。
西
风
吹
新
秋
,
幽
兴
浮
洞
庭
。
忽
见
九
疑
峰
,
如
列
枕
上
屏
。
辽
辽
伯
牙
意
,
寂
然
谁
为
听
。
归
客
适
我
愿
,
欢
然
叩
柴
扃
。
振
锡
循
东
道
,
泛
槎
问
南
星
。
潇
湘
落
君
手
,
去
矣
鸿
冥
冥
。
橘
柚
雨
初
熟
,
杜
兰
晚
更
馨
。
上
方
试
回
顾
,
笑
指
江
汉
萍
。
写景
送别
山水
秋天
抒情
怀古
赞美
地点
君山
情感
思乡
赏析
这首诗《送僧归君山》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僧人归隐君山的情景,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羁旅头发白,寤寐君山青”描绘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头发已白,但梦中仍常浮现君山的青翠景色,表达了对君山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远游负雅志,举俗笑独醒”则反映了诗人追求高雅志趣却遭世俗误解的孤独感。“西风吹新秋,幽兴浮洞庭”描绘了秋季西风起,诗人乘着幽静的心情游历洞庭湖的景象,充满了诗意的浪漫。接着,“忽见九疑峰,如列枕上屏”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突然见到九疑山的惊喜,仿佛是置于枕边的屏风,美不胜收。“辽辽伯牙意,寂然谁为听”引用了伯牙弹琴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有高雅之志,却无人能理解的寂寞心情。最后,“归客适我愿,欢然叩柴扃”写出了诗人遇见归客的喜悦,两人相谈甚欢,共同敲开柴门,共享欢聚时光。“振锡循东道,泛槎问南星”描述了僧人归途中的情景,他沿着东方的道路前行,乘着木筏询问南方的星辰,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潇湘落君手,去矣鸿冥冥”则预示了僧人将前往潇湘之地,如同大雁般飞向远方,隐入茫茫天际。“橘柚雨初熟,杜兰晚更馨”描绘了归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橘柚在雨水滋润下成熟,杜兰花在傍晚时分散发出更浓郁的香气,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上方试回顾,笑指江汉萍”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他站在高处回望,笑着指向江汉之间的浮萍,寓意着离别后的思念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刘敞
1702首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