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甫
移
宰
晋
陵
自
我
游
毗
陵
,
五
年
今
于
兹
。
未
尝
不
闵
雨
,
未
尝
不
苦
饥
。
成
汤
周
宣
世
,
岂
复
能
过
斯
。
上
无
桑
林
祷
,
下
无
云
汉
诗
。
赤
子
饿
沟
渠
,
良
田
生
蒺
藜
。
听
于
闾
里
间
,
愁
毒
不
可
为
。
思
得
一
贤
人
,
救
其
渴
与
饥
。
上
天
似
悔
祸
,
子
乃
今
来
尸
。
爱
民
在
恭
俭
,
自
可
为
吏
师
。
但
恐
百
里
小
,
膏
泽
难
尽
施
。
子
本
湘
乡
君
,
湘
人
望
子
来
。
下
难
兄
弟
别
,
上
顾
坟
墓
违
。
将
母
以
谂
君
,
上
书
再
三
辞
。
朝
廷
欣
然
许
,
多
士
咸
谓
宜
。
为
政
推
此
心
,
可
令
孝
者
慈
。
吾
闻
屠
牛
刀
,
不
贵
于
割
鸡
。
思
君
苦
道
远
,
莞
尔
寄
此
词
。
怀古
忧民
亲情
政治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因甫移宰晋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政治人物的期待。诗人从个人经历出发,描述了五年间在毗陵的生活,饱受雨水和饥饿之苦,以此引出对古代圣明君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缺乏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措施的感慨。诗人提出,理想的治理者应当具备节俭、爱护民众的品质,能够成为官员的楷模。然而,他也意识到,即使有这样的贤人,由于官职范围有限,可能难以全面实施其政策,惠及广大民众。诗中提到的“子”指的是即将赴任晋陵的官员,诗人对其抱有厚望,希望他能以仁爱之心治理地方,改善百姓生活。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以“屠牛刀不贵于割鸡”为喻,强调大才应用于大处,而非局限于小事。同时,诗人通过“思君苦道远,莞尔寄此词”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祝福与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刘敞
1702首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玉川月蚀诗后
宋·赵孟坚
哆口支牙月蚀诗,遗编读著凛风规。如何晚节从污合,竟与奸臣血作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