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叠
伯
福
见
寄
韵
却
寄
一
揩
泪
眼
望
长
安
,
兀
兀
无
言
恨
万
端
。
词
客
哀
时
怨
迟
暮
,
高
皇
创
业
本
艰
难
。
宵
深
月
黑
关
门
迥
,
陇
上
秋
高
辇
路
寒
。
欲
挽
六
龙
迥
玉
辂
,
山
河
碧
血
那
曾
乾
。
抒情
写景
怀古
思乡
爱情
记梦
节气
秋节
山河壮志
忧民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保初所作的《三叠伯福见寄韵却寄》,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首句"一揩泪眼望长安",以泪水表达对京城长安的深深忧虑,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兀兀无言恨万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沉默中的满腔愁绪。"词客哀时怨迟暮",诗人自比为词客,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年华老去,却又无力改变时事。"高皇创业本艰难",诗人回顾历史,深知开国之君创业不易,暗示当下的困难也是由来已久。"宵深月黑关门迥,陇上秋高辇路寒",通过描绘深夜的寂静和秋天的寒冷,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喻国家的困境和前途不明。"欲挽六龙迥玉辂",诗人试图以壮志豪情表达想要力挽狂澜的决心,但紧接着"山河碧血那曾乾"又揭示出实现这一愿望的艰难,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悲壮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吴保初
86首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时人称为“清末四公子”。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