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田园
咏物
节气和秋节
情感中的忧民
赞美
山水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秋季巡视农田的情景,展现了君主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首句“翠华缥缈出明光”,以“翠华”象征皇帝的仪仗,暗示皇帝的出现如同天降祥瑞,充满了神圣与庄严。接着,“帝亩油油晓露瀼”描绘了清晨皇帝巡视农田时的景象,露珠在稻田上闪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田畯秋登歌万宝,宸旒时敛足千仓”两句,通过“田畯”(古代管理农业的官吏)的歌声和皇帝的行动,表现了丰收的喜悦和对粮食储备的重视。接下来,“欣瞻垄覆黄云满,想见匙翻白雪香”描绘了金黄色的稻田覆盖大地,仿佛一片云海,而农民用木匙翻动雪白的稻谷,散发出阵阵香气,生动地展现了丰收的场景。“耕藉三推蒙帝力,连茎累岁纪农祥”表达了对皇帝赐予农耕力量的感激之情,以及连续几年丰收的吉祥寓意。最后,“即看荐熟流馨飪,更识忧民念雨旸”则强调了皇帝关注民生,尤其是对雨水的祈求,希望年年都有好收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君主与农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猜您喜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宋·曾协
兰陵为郡更齐梁,地望卓荦闻四方。清班诜诜储材良,相踵往佩太守章。宪公遗爱初未忘,当时瑞露今名堂。于兹辽辽几星霜,此邦复得尚书郎。政似古人天降祥,揭榜华屋遥相望。使君燕寝东.....
偈颂六十五首(其三十七)
宋·释普济
崇山峻岭,茂林脩竹。终日提纲,神号鬼哭。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游仙六首(其四)
明·黎民表
山林非所托,所思在神州。寓目八纮外,经过华池幽。神光飒然至,青鸟从我游。灵妃奉玉觞,清谣自相酬。欢娱未终夕,曜灵不可留。山川夐绵邈,白云良悠悠。安得不死药,千载复来求。
读史记随笔(其十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钩弋云阳遇暴风,娥姁肇祸实无穷。少孙漫许为贤圣,岂是千秋定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