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山水
写风
赞美
地点
栖霞洞
秋天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其深厚的笔墨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独到领悟。“宽踰城阙峻瑶魁”,开篇便以宏伟的景象震撼读者,"城阙"指古代城堡的高大建筑,而"峻瑶魁"则形容山峰之险峻和奇特。诗人将这两者结合,生动地勾勒出一座雄踞于深山之巅的宏伟宫殿。“万壑吟风四壁苔”,接下来的句子转向了自然景观的描写,“万壑”指无数的山谷,而"吟风"则是借用古人对风声的吟咏,表达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鸣。"四壁苔"形容绿意盎然的墙壁,这里的“苔”指的是生长在石头上的苔藓,既表现了时间的沉淀,也衬托出山谷中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致。“不独云霞可招隐”,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云霞”常象征着高洁和自由,而"招隐"则是指引领隐逸之士。这里,诗人并不仅满足于寻找那些可以藏匿身躯的大自然,也许是在暗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即不仅要有物质的隐蔽,更要达到心灵的超脱。“溪流常送落花来”,最后一句则是对前述景象的一种总结和升华。"溪流"指的是山涧中潺潺的水声,而"常送落花"则是在描绘春天的景色,落花随着溪流漂浮而下,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精妙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超然物外的情怀,是一幅充满哲理与意境的美丽山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