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二
时
颂
(
其
三
)
食
时
辰
,
无
明
本
是
释
迦
身
。
坐
卧
不
知
元
是
道
,
只
么
忙
忙
受
苦
辛
。
认
声
色
,
觅
疏
亲
,
只
是
他
家
染
污
人
。
若
拟
将
心
求
佛
道
,
问
取
虚
空
始
出
尘
。
哲理
励志
写心
赏析
这首《十二时颂(其三)》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禅师所作,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人生的真谛与修行的奥义。首句“食时辰,无明本是释迦身”,开篇即以禅语点题,提出“无明”为人生痛苦之源,而释迦牟尼佛亦曾深陷其中,以此引出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接下来,“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迷失于表象,未能认识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因此不断地在苦海中挣扎,不知疲倦地追求。“认声色,觅疏亲,只是他家染污人”,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欲望与情感驱动下的盲目行为,将自己置于世俗的束缚之中,成为他人观念的奴隶,失去了自我。最后,“若拟将心求佛道,问取虚空始出尘”,则提出了修行的真谛:真正的解脱并非通过外在的追寻或他人的指引,而是需要个体内心深处的觉醒与超越,如同问取虚空,寻求那超脱尘世的真理。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对于人生、修行和解脱的深刻见解,鼓励读者跳出世俗的束缚,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猜您喜欢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集字联
清·何绍基
爱道天开文府贵;无心月到画堂深。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列子》引逸诗
先秦·无名氏
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二)
清·释敬安
晴虚本无翳,阳焰何由生。扰扰宁暂住,渴鹿徒驰情。真空任起灭,明性无减增。智者鉴其微,元同一见精。性内相表状,非焰安知火。新新相推移,荧荧非问我。如何滞著人,终岁迷因果。
偈八首(其二)
宋·释明辩
诤五眼,涌金春色晚。得五力,吹落碧桃华。唯證乃知难可测。
新春养心殿
清·爱新觉罗·弘历
苍龙转玉斗,紫禁訚青阳。金戺蓂叶舒,绮殿梅英芳。奉时钦体仁,祈岁颙屡祥。开年百务简,惕夕一心强。好恶戒已私,诗书挹古香。畴咨伫有翼,敕命励无疆。
玄珠歌(其十二)
唐·张果
玄珠振动被魔群,照著生门白黑分。向里修持坚固后,道成方识九霄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