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
黄
花
慢
·
孤
雁
淡
淡
湖
天
。
只
荻
花
千
里
,
不
似
春
鲜
。
自
从
孤
零
,
怕
拖
秋
色
,
那
知
羁
苦
偏
在
霜
边
。
悠
悠
梦
冷
潇
湘
水
,
省
往
事
、
更
许
谁
怜
。
问
鸳
鸯
。
几
生
修
到
,
良
好
因
缘
。
离
群
吊
影
凄
然
。
剩
缡
碎
羽
,
飞
并
何
年
。
摩
空
惊
猎
,
趁
风
曳
橹
,
萧
寥
最
是
,
远
塞
荒
烟
。
漫
漫
不
见
南
归
路
,
纵
归
去
、
恨
也
绵
绵
。
倦
欲
眠
。
撇
云
飘
下
菰
田
。
写景
咏物
写鸟
情感
思乡
秋天
边塞
离别
赏析
这首词以淡淡的湖光天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只荻花千里,不似春鲜",寥寥数语,勾勒出秋日湖面上稀疏的荻花,与春天的繁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秋的寂寥和清新。"自从孤零,怕拖秋色,那知羁苦偏在霜边",词人借孤雁自比,表达了孤独和漂泊之苦,尤其是当秋霜降临,这份羁旅之愁更为深重。"悠悠梦冷潇湘水,省往事、更许谁怜",词人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无人理解他的心境,显得更加落寞。"问鸳鸯,几生修到,良好因缘",词人将自己与鸳鸯相比,感叹它们能结伴而行,反衬自己的孤独无依。接下来,词人描述了离群独飞的雁,"离群吊影凄然",表达了深深的哀伤。"摩空惊猎,趁风曳橹,萧寥最是,远塞荒烟",描绘了雁在空中遭遇猎人追捕的惊险场景,以及在荒凉边塞的孤独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孤寂之情。"漫漫不见南归路,纵归去、恨也绵绵",词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即使归去,也无法消除心中的遗憾和哀愁。最后,"倦欲眠。撇云飘下菰田",以雁儿疲倦地落在茭白田上作结,形象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疲惫和无奈。整体来看,张慎仪的《惜黄花慢·孤雁》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只孤雁的秋日旅程,展现了词人深沉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