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月
八
日
送
友
之
越
江
边
杨
柳
正
萧
条
,
游
子
秋
深
放
小
舠
。
故
国
明
晨
空
对
菊
,
他
乡
何
处
独
题
糕
。
寒
潮
带
雨
催
兰
桨
,
霜
叶
随
风
恋
布
袍
。
此
去
不
须
寻
往
迹
,
越
王
宫
殿
总
蓬
蒿
。
离别 送别
写景 秋天
抒情 怀古
友情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元奭的《九月八日送友之越》描绘了深秋时节江边的凄凉景象和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首句“江边杨柳正萧条”以凋零的杨柳渲染出秋意的浓重和离别的哀伤。次句“游子秋深放小舠”点出友人乘舟远行,暗示旅程的艰辛。第三句“故国明晨空对菊”,菊花象征高洁,而“空对”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故国空寂的感慨。第四句“他乡何处独题糕”进一步强调友人旅途的孤独,以及诗人对友人旅途中的思念和关怀。第五、六句“寒潮带雨催兰桨,霜叶随风恋布袍”通过写实的景物,如寒潮、雨、兰桨、霜叶,展现了友人行程中的气候特点,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友人一路风尘仆仆的担忧。最后两句“此去不须寻往迹,越王宫殿总蓬蒿”以越王宫殿的荒芜,寓意世事变迁,告诫友人不必过于留恋过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许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又寓含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猜您喜欢
送唐大监
宋·龚况
东山相别又相逢,转觉衰颓一老翁。子约重来我方去,满庭黄叶正秋风。
送陶仲钧还长乐
明·陈登
文园多病叹相如,栗里何人问索居。长乐稻田馀旧业,毗陵瓜地复新锄。看花况是春风后,归棹偏逢夜月初。何事都门又成别,临岐无语独踌躇。
次韵杨师古留别
宋·周紫芝
寄食客乡远,谁人肯见过。江山来往数,兰玉弟兄多。可恨浇愁酒,能摧转棹波。几时书到眼,此别意如何。
赠别王十七管记
唐·高适
故交吾未测,薄宦空年岁。晚节踪曩贤,雄词冠当世。堂中皆食客,门外多酒债。产业曾未言,衣裘与人敝。飘飖戎幕下,出入关山际。转战轻壮心,立谈有边计。云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递。星.....
轮台子·读长水唱和词忆从癸丑别鲍子子韶,迄今戊午,余移家湖东,子韶仍归虔州,感赋
清·沈岸登
别浦南边,击棹征鸿起。留君住、催君旋去,满眼斜阳心事。霜砧暑葛仍共数,谁分汝、落拓江湖如此。鬓且凋也还暗省,深巷倚桃花人丽。五年矣。凄凉冶游,剩珠裙翠被。一笑当时意。纵更.....
闻有汴京之行留别寿幕吴仲素
明·戴奎
长淮南北知几州,寿阳还在淮西头。昔年此郡屡反覆,秪怜淮水惟东流。版图一朝归上国,亟为遗民救颠踣。抡材谁复叹贤劳,入幕况闻优赞画。延陵季子千载名,今君秀拔真后生。平生操履果.....
送李永怀归东平
明·杨士奇
霜花初下雁南飞,葭菼苍苍柳欲稀。落日故人千里别,寒风汶水一帆归。盛年典郡民皆爱,清代成名志不违。几度都门聚还散,何时同返故园扉。
社园送栽甫南归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近事今朝足动心,不为伤别却成吟。乱离未废论诗志,徙倚惟看过午阴。与子杯觞宜各尽,异时江海可相寻。野荷自占方池曲,讵抵临流一往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