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南
溟
息
上
人
听
松
轩
大
雅
久
不
作
,
钧
天
寂
无
音
。
繁
声
急
响
徒
乱
耳
,
凉
风
古
意
谁
存
心
。
南
溟
道
人
独
尔
得
真
趣
,
扫
却
哇
淫
拂
尘
虑
。
縳
茅
直
向
吴
山
巅
,
绕
屋
森
森
种
松
树
。
天
风
时
自
天
际
来
,
松
声
毕
发
真
奇
哉
。
清
如
寥
寥
老
鹤
唳
碧
落
,
惊
如
匆
匆
万
马
奔
黄
埃
。
又
如
瑶
台
三
千
仙
子
朝
帝
阙
,
环
佩
珊
珊
步
明
月
。
琼
林
十
八
学
士
登
瀛
洲
,
轩
盖
翩
翩
振
金
节
。
南
溟
此
际
谁
与
俱
,
钩
帘
宴
坐
心
于
于
。
声
来
在
松
听
在
我
,
我
心
还
似
松
声
虚
。
不
抱
焦
尾
琴
,
不
弄
柯
亭
竹
,
惟
听
髯
龙
吟
。
岁
寒
更
奇
独
,
愧
予
走
俗
走
未
休
,
耳
边
安
得
辞
諠
啾
。
南
溟
南
溟
为
我
留
,
半
榻
尚
期
后
日
重
来
游
。
写景抒情
山水
田园
咏物
赞美
哲理
情感
友情
怀古
赏析
这首明代夏原吉的《题南溟息上人听松轩》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听松图景。诗人首先感叹古代雅乐久已不再,而息上人的听松轩则带来了一丝清凉古意,令人向往。南溟道人在此处独得真趣,远离尘嚣,将茅屋建在吴山之巅,四周松树环绕,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松涛之声犹如天风吹过,时而清越如老鹤长鸣,时而壮阔如万马奔腾,又如仙子朝拜和学士登瀛洲的宏大场面,充满了奇幻色彩。诗人沉浸在这美妙的声音中,心境与松声相融,感到心灵的空灵与虚静。诗人表示自己并未携带乐器,而是纯粹地倾听松涛,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岁寒之美,对世俗的纷扰感到惭愧。他期待着能再次来访,与这松声相伴,享受片刻的安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听松轩带给诗人的独特体验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