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
怀
写物言志
咏鸟
抒情
感慨
劝世民心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官员夏原吉所作的《谕饥乌》,通过描绘一只饥饿的乌鸦来到屋头乞食的情景,诗人借此寓言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诗中乌鸦的啼叫象征着百姓的嗷嗷待哺,而诗人看到厨房里堆积的粮食,虽然洁白如银、干燥可食,但他意识到这些粮食都是民脂民膏,想到无数困乏的人们,他感到忧虑和责任重大。他决定将剩余的粮食分给乌鸦,同时也反思自己享用这些粮食时的惭愧,警示自己在赈济百姓上应更加积极。最后,诗人劝告乌鸦不必再啼叫,因为山林中还有其他可以觅食的资源。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猜您喜欢

谩兴四首(其二)
明·黄衷
南山有芳茅,拔之必连茹。茹也欣所托,芳茅终不语。拔茅夫何为,无乃葺其宇。宇广茅叶短,竟不蔽风雨。茅兮任弃捐,茹亦委沟水。亭亭数尺松,青青雪霜里。
除夕(其二)
明·陈天资
绝塞逢春岁欲新,天涯稚子转相亲。千家未撤三城戍,孤枕犹羁一病身。北警频来魂亦怒,南书不至泪交侵。巡檐散步青云下,苦忆霜鬟守岁人。
郊坛斋宫七首(其三)
宋·任希夷
玉津宏建中兴初,禁籞风光胜两都。惭愧逢辰瞻蠖濩,却思归老卧廜㢝。
游圆林寺次韵
明·林廷玉
萝薜门深昼亦关,红尘何路到空山。高超瀛海三千界,远隔巫峰十二寰。黄菊有情留客醉,白云无事伴僧閒。浮名衰鬓成迁逐,无补清时每汗颜。
冬夜感怀
唐·王建
晚年恩爱少,耳目静于僧。竟夜不闻语,空房唯有灯。气嘘寒被湿,霜入破窗凝。断得人间事,长如此亦能。
实父以木棉双鹤歌见寄,时约游端未果行,次韵寄答
清·丘逢甲
牂牁一水走南海,势如扬子江黄河。人生万事聊以自娱耳,黄屋左纛将如何?百年行乐弹指顷,若为楚舞吾楚歌。使君楚人今屈宋,新诗万首珠娘诵。道大君犹老子龙,德衰我愧周侯凤。牂牁江.....
沁园春·重阳前五日
清末近现代初·潘榕
秋是愁媒,雨雨风风,无端感伤。觉香魂艳梦,昨宵苦短,冷吟闲醉,此计差长。人寂如僧,斋空若寺,门掩闲庭落叶黄。萧条况,怪我疏酬应,世尽炎凉。那堪又近重阳。尽岁岁、他乡作故乡.....
深冬
明·谢晋
深巷家家雪,萧斋处处风。年华看渐老,诗兴转无穷。更约寻梅伴,还依曝背翁。艰难经历遍,不觉尚飘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