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陈
沂
赴
南
京
卫
幕
(
其
四
)
清
秋
欲
尽
送
将
归
,
路
绕
铜
门
失
翠
微
。
杨
柳
不
堪
摇
落
后
,
伴
人
残
菊
尚
依
依
。
送别
秋天
写景
咏物
残菊
友情
秋日思情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送陈沂赴南京卫幕(其四)》描绘了清秋时节的离别场景。首句“清秋欲尽送将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清秋将逝,暗示着时光匆匆。接下来的“路绕铜门失翠微”描绘了送别的道路蜿蜒曲折,沿途的翠绿山色在视线中渐行渐远,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杨柳不堪摇落后”借用了杨柳依依的意象,杨柳象征着离别与挽留,而此时的它已经凋零,无法再为友人提供庇护,增添了离别的伤感。最后一句“伴人残菊尚依依”,以残菊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凄凉,即使秋菊依然顽强,也无法改变友人离去的事实,只留下诗人独自面对这寂寥的秋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眷恋和秋天特有的萧瑟气氛,寓情于景,感人至深。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与诗友会宿
宋·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