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湿
写景
秋天
抒怀

译文

厚重的大门在曙光中开启,一片落叶宣告秋天的到来。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井边梧桐的枝头,庭院的风中鹤羽显得悠闲。
我忘却了情感,只插着白色的笔,进入梦境中的青山。
心中充满惆怅,只因这一切难以言表,在沉默与言语之间难以抉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凄凉的画面。"重门启曙关,一叶报秋还" 这两句诗开篇便设定了时间和空间的背景。"重门"指的是深宫或是幽深的住宅,"启曙关"则是清晨打开大门之意,这里暗示了一种从夜晚到破晓的过渡。而"一叶报秋还"则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烘托季节,"一叶"代表着秋天的枯叶,而"报秋还"则是指这些枯叶随风飘落,宣告着秋天的到来。接下来的"露井桐柯湿,风庭鹤翅閒"两句,继续深化了秋日清晨的氛围。"露井"和"桐柯"都是典型的秋景描写,而"湿"字则增加了一种凉意和潮湿感。"风庭"则传达出一种空旷与寂静,而"鹤翅閒"更添了一份凄清之美,似乎在说,即便是庭院中的鹤,也被秋风吹得翅膀微扬。诗的后半部分"忘情簪白笔,假梦入青山。惆怅祗应此,难裁语默间"则转向了内心的情感表达。"忘情簪白笔"可解为放下一切感情杂念,只持一支白笔,可能是在说诗人想要通过书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而"假梦入青山"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通过梦境进入那遥远的青山之中。最后两句"惆怅祗应此,难裁语默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尽的沉思,那些难以言说的哀愁在寂静中蔓延。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