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情感
宴饮
自然
风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宴会图景,诗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傍晚,与友人共同举杯畅饮,抒发着愉悦的情怀。"高谈会良夕,满酒对羁情"两句表明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场景,他们在美好的黄昏时分尽情地交谈,并且杯中酒满,共同享受这份温馨而愉快的时光。这里的“高谈”指的是高声畅谈,气氛十分热烈;“会良夕”则是指美好之夜晚。接下来的"闵闵风烟动,萧萧江雨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情感。这里的"闵闵"形容的是微风轻拂的声音,而"萧萧"则是江上细雨的声音。在这轻柔的风和雨声中,诗人的情怀似乎也随着自然之声起伏。"密云穷浦暗,飞电远洲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景色,也加深了诗人的情感。"密云"指的是天空中厚厚的云层,而"穷浦"则是偏僻的小湾。"飞电"和"远洲明"则展现出一种动态美,电光一闪便照亮了远处的岛屿。诗人接着写道:"若非今宴适,讵使客愁轻",这两句表达了如果不是今天这样的聚会,外来游子如何能如此轻松摆脱旅途中的忧愁呢?这里的“宴”指的是宴席,而“适”则是舒适、合适的意思。诗人强调了这种美好时光对于缓解远行之人的忧愁有着重要作用。"遥舟似连雁,远火若回星"两句中,“遥舟”指的是远处的小船,它们就像是连接天地的大雁一样。而“远火若回星”则形容了远处的篝火像星光一样闪烁。这里诗人通过比较,表现出远方景物之美,同时也映衬出了诗人的思念。最后两句"江潭望如此,衔卮共君倾"中,“江潭”指的是江边的水潭,而“望如此”则是说这般情景令人沉醉。"衔卮"是一种古代酒具,诗人用它来比喻与友人共同享受宴会的情形。而“共君倾”则表达了与君同饮,尽兴而返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场愉悦宴会的画面,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友谊深厚的情感。

何逊

115首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南朝梁诗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