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寿
绿
写花
咏物
秋节
情感
思乡
怀旧
落花
怀古
伤感

赏析

这首《摸鱼儿·秋海棠》由清代女诗人陆蓉佩所作,以秋海棠为题,描绘了深秋时节秋海棠的凄美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是谁人、断肠已久。” 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仿佛在询问谁的心灵深处已长久地沉浸在悲痛之中。接着,“啼痕化作芳秀”,将秋海棠的花朵比作被泪水浸润后的美丽,既展现了花朵的娇艳,又暗含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悼。“萧条庭院西风冷,漠漠背人愁锁。” 描绘了一幅秋日庭院的萧瑟景象,西风凛冽,庭院显得格外寂静,仿佛连自然界的生物都感受到了主人内心的愁绪。这里的“愁锁”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沉重的情感。“妆莫斗。尽染透胭脂,难并黄花寿。” 这句通过对比秋海棠与菊花,强调了秋海棠的短暂与脆弱,即使它努力绽放,也无法与长寿的菊花相媲美,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易逝。“晚秋时候。怅小影亭亭,露华浓渍,一捻叹伊瘦。” 在晚秋的背景下,诗人感叹着秋海棠亭亭玉立的身影,露水的滋润使得花朵更加饱满,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因为诗人深知这美丽的背后隐藏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凄凉处,犹记小梅开后。绿章曾为宵奏。” 这里提到小梅的开放,与秋海棠形成对比,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诗人曾为小梅的开放而深夜弹奏绿章,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繁华何处堪回首,苦雨凄风消受。” 这两句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中的风雨交加时的无奈与承受。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何处能找到曾经的繁华与美好?“知也否。纵花事依然,人事难如旧。”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道出了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即便花开花落依旧,但人心已非,世事难复原貌。“无香也可。剩倦蝶伶俜,梦儿未醒,霜冷怕飞堕。” 结尾部分,诗人以倦蝶未醒、怕霜冷飞堕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脆弱、时光易逝的感慨。即使秋海棠失去了香气,仍有倦蝶在其中徘徊,仿佛不愿醒来,害怕面对寒冷的霜冻,最终坠落。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秋海棠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岁月流转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更漏子(其一)
宋·晏几道
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数书期,寻梦意,弹指一年春事。新怅望,旧悲凉,不堪红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