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秋日
咏物菊花
节日重阳
情感怀古
情感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宁静与寂寥之美。首联“晓烟和露湿秋光,幽鸟声声在翠篁”以清晨的烟雾和露水渲染出秋天的湿润与清新,幽鸟的啼鸣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翠篁”一词则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的存在。颔联“世事又随明日别,菊花只作去年香”则由自然景象转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菊花的香气似乎提醒着人们时间的流逝,以及过往与未来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更迭的深深思考。颈联“风前落帽人千古,云外惊寒雁一行”运用典故,借“风前落帽”的故事(据传东晋名士孟嘉在重阳节登高时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觉)和雁群南飞的景象,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采与自然界的壮丽,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哲思。尾联“脱木萧疏砧杵急,倚筇无语到斜阳”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人影稀疏的画面,通过“脱木”(脱落的树木)和“砧杵”(捣衣石和棒槌,常用于秋季妇女捣衣准备过冬衣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秋日傍晚的凄清氛围,而“无语到斜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沉思的情绪,使得整首诗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