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水
怀古
写山
名胜
古人纪念
来者之期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天马山绝顶的所见所感。首句"海上多灵峰,兹丘亦其亚",以大海中的灵峰为背景,强调了天马山的独特地位。接下来的"林岭互出没,溟色涵变化",通过描绘山林起伏和海水变幻,展现出山势的壮丽与海景的动态美。"绝顶岂不峻,飞鸟已在下",进一步突显了绝顶的高峻,连飞鸟都显得渺小。诗人借"缅思干将铸,叹息夫差霸"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忆和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未能如古人般建功立业的遗憾。"东望范蠡湖,瀰瀰向云泻",诗人向东远眺,范蠡湖的浩渺景象如同云水倾泻,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两句"古人何雄哉,挥泪想逸驾",诗人对古人的英雄气概表示敬仰,同时表达出对后世能有同样志向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理解并继承这份豪情。整体而言,邢昉的《登天马山绝顶(其三)》以山水为载体,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邢昉

42首
邢昉(1590年~1653年)字孟贞,一字石湖,因住家距石臼湖较近,故自号石臼,人称刑石臼,江苏南京高淳人。明末诸生,复社名士。明亡后弃举子业,居石臼湖滨,家贫,取石臼水酿酒沽之,诗最工五言,著有《宛游草》、《石臼集》。清代诗人王士禛在他的《渔洋诗话》中论次当时的布衣诗人,独推邢昉为第—人,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戏赠米元章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我有玄晖古印章,印刓不忍与诸郎。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玄晖继阿章。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