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园
抒情
写景
节令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邢昉的《寺中偶述(其一)》描绘了作者在寺庙中的日常生活和感受。首句“离家百务止”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纷扰,生活简静。接下来,“动息颇无碍”表明他的起居活动虽然简单,但并无妨碍,显示出内心的平静。“力作渐不稀,近寺鹜僧辈”描述了诗人勤勉劳作,与寺庙中的僧人交往不多,暗示他可能在修行或自我反思。“睹此众人劳,省躬日至再”则流露出诗人观察他人辛勤劳作后,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自我反省。“新麦仅两畦,信至劝归刈”写到新麦虽少,但收到的信件却鼓励他回家收割,这可能是亲友的关心和农事的召唤。诗人对于天气转晴感到欣喜,认为这是行动的好时机,自己仿佛欠下了一份债务般急切。最后两句“汗漫理不饱,一往有微赖”表达了诗人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对亲情友情的依赖,以及对丰收的期待,使得他的生活并非完全满足于物质,而是有所寄托和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生活的牵挂,体现了清贫而富有哲思的生活态度。

邢昉

42首
邢昉(1590年~1653年)字孟贞,一字石湖,因住家距石臼湖较近,故自号石臼,人称刑石臼,江苏南京高淳人。明末诸生,复社名士。明亡后弃举子业,居石臼湖滨,家贫,取石臼水酿酒沽之,诗最工五言,著有《宛游草》、《石臼集》。清代诗人王士禛在他的《渔洋诗话》中论次当时的布衣诗人,独推邢昉为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