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抒情
动物
蛟龙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以“七鲲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雄伟与壮丽的独特感悟。首句“台疆肖弯弩,千里射潮汐”,以“弯弩”比喻山脉,形象地描绘了山脉如箭一般指向远方,射出千里的潮汐,展现出山川的壮阔与力量。接下来,“鲲身劈半环,小曲百里窄”,通过“鲲身”这一意象,将山脉比作巨大的鱼身,劈开半环,形成曲折狭窄的路径,进一步强调了山脉的雄伟与险峻。“团束内河流,明镜安台脊”,描述了河流在山脉的怀抱中蜿蜒流淌,如同镶嵌在山脉脊背上的明镜,既展示了水的柔美,也突出了山的高耸。接着,“少女逞狡狯,撼动天光碧”,以少女的顽皮行为象征自然界的活力与变化,她的动作仿佛能触动天空的碧蓝,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气连沧海昏,险自洪荒画”,描绘了空气中弥漫着大海的气息,使得天空显得有些昏暗,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险峻。最后,“修鳞欲来游,肮脏鬐阻格”,通过想象大鱼想要游过此处,却被肮脏的鬐(鱼背)阻挡,进一步强化了地形的险恶与复杂。“内河望鲲身,隐隐凸浮碛”,则从内河的角度,再次强调了“七鲲身”的主题,暗示了山脉的庞大与深远。最后,“朅来勿押侮,下逼蛟龙腋”,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警告人们不要轻视或侮辱自然,同时也暗示了山脉深处可能隐藏着强大的生物,提醒人们要保持谦卑和敬畏之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山脉的雄伟、河流的柔美以及生物的活力,同时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朱仕玠

151首
朱仕琇兄。乾隆十八年拔贡生。授德化教谕,后升内黄知县,未上任而卒。有《筠园诗稿》、《小琉球漫志》、《龙山漫录》等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