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亭
书
怀
三
首
(
其
一
)
林
下
春
晴
生
事
微
,
芳
亭
野
色
静
年
晖
。
桃
花
照
日
伤
心
丽
,
鹤
鹭
和
风
傍
晚
归
。
浪
迹
祇
今
频
自
得
,
甘
情
太
古
寂
忘
机
。
卧
龙
跃
马
终
何
事
,
故
傍
青
门
曳
薜
衣
。
写景
春天
桃花
抒情
怀古
田园
浪迹
写鸟
鹤鹭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林中春日的宁静与生机。首句“林下春晴生事微”,以细腻之笔勾勒出春日阳光洒在林间,万物复苏的景象,虽是细微之事,却蕴含着生命的活力。接着,“芳亭野色静年晖”一句,将视线转向一座幽静的亭子,周围野色与阳光交织,展现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桃花照日伤心丽,鹤鹭和风傍晚归”两句,通过桃花在阳光下的美丽与鹤鹭在微风中的悠闲归巢,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桃花的“伤心丽”并非哀伤之意,而是强调其美丽动人,令人动容。鹤鹭与风的和谐共舞,傍晚时分的宁静归宿,都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后半部分“浪迹祇今频自得,甘情太古寂忘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卧龙跃马终何事,故傍青门曳薜衣”则以历史典故为喻,暗示人生如龙跃马驰骋,最终归于平静,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认同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与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哲学思考。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