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山
峭
仞
耸
巍
巍
,
晴
岚
染
近
畿
。
孤
高
不
可
状
,
图
写
尽
应
非
。
绝
顶
神
仙
会
,
半
空
鸾
鹤
归
。
云
台
分
远
霭
,
树
谷
隐
斜
晖
。
坠
石
连
村
响
,
狂
雷
发
庙
威
。
气
中
寒
渭
阔
,
影
外
白
楼
微
。
云
对
莲
花
落
,
泉
横
露
掌
飞
。
乳
悬
危
磴
滑
,
樵
彻
上
方
稀
。
澹
泊
生
真
趣
,
逍
遥
息
世
机
。
野
花
明
涧
路
,
春
藓
涩
松
围
。
远
洞
时
闻
磬
,
群
僧
昼
掩
扉
。
他
年
洗
尘
骨
,
香
火
愿
相
依
。
写景
写山
赞美
秋节
佳节
自然哲理
逍遥自在
抒情
春景
澹泊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氛围,通过对山势、云气、植物、声音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两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山的轮廓,山势雄伟而又神秘。“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表达了华山超凡脱俗,难以用语言或画作完全捕捉其风貌。“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则是诗人对华山巅峰处神仙集会的想象,以及神鸟鸾鹤在半空中飞翔的描绘,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氛围。接下来的几句:“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通过对云、树、石和雷声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自然景观。“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云对莲花落,泉横露掌飞。”这些句子则是对山中的清凉气息、楼台的朦胧轮廓以及莲花与泉水的优美描绘。“乳悬危磴滑,樵彻上方稀。澹泊生真趣,逍遥息世机。”诗人通过对山中险峻之处、樵夫活动以及对自然的淡泊态度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嚣、享受自然宁静的心境。“野花明涧路,春藓涩松围。远洞时闻磬,群僧昼掩扉。”这些句子继续展现山中野花的鲜艳、春天藓草的覆盖以及寺庙中的钟声和僧侣的日常生活。最后,“他年洗尘骨,香火愿相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返华山净化尘世躯体的渴望,以及希望与自然、佛法永远相伴的愿景。
郑谷
324首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题岩石号意
明·林大春
岩居应不羡时名,笑倚玫瑰物外情。兴在竹林因小阮,人传杜句识徐卿。孤峰半插秋云白,邃谷平临夜月清。已种千头饶橘乐,定栽三树看槐生。
登北高峰一首
宋·周紫芝
鼓楫去故里,携孥客东吴。湖山森照耀,鱼鸟相嬉娱。举目见两高,欲上徒嗟吁。人言不可往,无路登云衢。尽力贾馀勇,遂复酬宿逋。白鸟入苍烟,灭没在太虚。晓日沸晹谷,万川纳归墟。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