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
蕉
士
女
为
爱
芭
蕉
步
玉
除
,
云
根
飞
翠
湿
霞
裾
。
蕊
珠
宫
里
归
期
近
,
懒
把
芳
心
叶
上
书
。
咏物
写景
闺怨
写女
芭蕉
夏日景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芭蕉的深情喜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与芭蕉之间的情感联系。首句“为爱芭蕉步玉除”,以“玉除”这一华美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芭蕉的喜爱之情,仿佛在玉阶上轻移脚步,只为接近那片绿意。次句“云根飞翠湿霞裾”,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感,将芭蕉叶片比作飘逸的云根,其翠绿之色仿佛能沾湿彩霞的裙裾,生动地描绘出芭蕉在女子心中的独特魅力。第三句“蕊珠宫里归期近”,巧妙地将芭蕉与神话中的蕊珠宫联系起来,暗示着女子与芭蕉之间有着某种神秘而亲近的关系,仿佛在蕊珠宫中等待着重逢的时刻。最后,“懒把芳心叶上书”,则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她不愿将自己的心意书写在芭蕉的叶片上,或许是因为这份情感太过珍贵,不希望轻易被外界所知,或是因为对芭蕉的爱恋已经融入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无需言语表达。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女子对芭蕉深沉而独特的感情,以及她在情感世界中的细腻与敏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采菱曲(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绿柳横塘曲,沧湾是妾家。菱歌不解唱,秋水照荷花。
玉簪
元·刘因
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
闺人赠远五首(其四)
唐·王涯
啼莺绿树深,语燕雕梁晚。不省出门行,沙场知近远。
蝶恋花(其十一)
宋·晏几道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花主。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闺人赠远五首(其五)
唐·王涯
洞房今夜月,如练复如霜。为照离人恨,亭亭到晓光。
听曲篇
明·张元凯
绿窗窈窕通明月,朱弦奏罢何疏越。燕姬艳舞方具陈,郑女清歌相对发。玲珑宛转绕翠屏,梁尘飒飒花冥冥。师传翻使惊恊律,心妙直欲追秦青。已听泠然振林木,复闻馀响流空谷。将无哀乐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