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景
艳情
挟弹戏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时节,一场宴饮的欢乐场景。"杏园初试酒"点明了地点和时令,暗示着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在杏花下品尝新酿的美酒。"挟弹遮杨柳"则增添了轻松愉快的气氛,可能是饮酒之人带着弹弓,在柳树下嬉戏,享受春日时光。"醉里困金吾"中的"金吾"是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守卫者,诗人醉意中似乎连守卫的人都不在意了,可见其畅饮之态。"教姬倒玉壶"则进一步渲染了宴席的热闹,主人让侍女倒酒,显示出豪放不羁的风度。后四句转向对服饰的描写:"绶丝如鹝子"形容华丽的绶带如鸟儿的尾羽般绚丽,"翠帢团团刺"则描绘了翠绿色头巾上的精美刺绣。"花片缀衣巾"写花瓣轻轻落在衣襟上,增添了诗意,而"衣花看转新"则表达了随着花瓣的落下,衣饰仿佛也因之焕然一新,富有动态感。整体来看,这首《醉公子》(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杏园中的一场宴饮,人物的醉态、服饰的华美以及春景的生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饮图。毛奇龄的诗才在细节的刻画和意境的营造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毛奇龄

401首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您喜欢

感皇恩
宋·晁端礼
蜀锦满林花,三年重到。应被花枝笑人老。半开微谢,占得几多时好。便须拼痛饮、花前倒。醉中但记,红围绿绕。人面花光斗相照。缭墙重院,爱惜遮藏须早。免如攀折柳,临官道。
古断肠曲三十首(其二十五)
宋·周端臣
春娇残醉睡初回,索酒扶头强起来。金斗压灰熏笃耨,玉瓶?水养徘徊。
九月八日夜大风雨寄王定国
宋·秦观
长年身外事都捐,节物惊心一怅然。正是山川秋入梦,可堪风雨夜连天。桐梢摵摵增悽断,灯烬飞飞落小圆。湔洗此情须痛饮,明朝试就酒中仙。
三月三日陪郡守宴严亭(其一)
宋·李光
旌旆悠悠照暮春,兰亭修禊在斯晨。不须县尹前驱去,自有随车雨洗尘。
禽言三首(其三)
明·郑鹏
提葫芦,沽美酒,三百青铜何处有。桃花落尽杏花残,十分春色今无九。纵遇采樵人,勒马空回首。况又多年失孟光,一斗凭谁藏既久。忍听提壶休饮酒。
鹧鸪天·寒食修禊湖上
清·张景祁
如水香车逐暗尘。满堤芳草斗罗裙。丽人已过馀花气,新柳初齐尚酒痕。停画桨,殢清尊。微茫山色拥归云。明朝重问西泠路,细雨棠梨一断魂。
双调望江南·西湖曲十首(其九)
清·董元恺
湖上酒,日带杖头钱。竹叶杯浮桃叶伎,梨花春酿杏花天。一醉酒家眠。停觞处,珍重客中餐。底事沉吟又如笑,几回温却又重寒。愁绪忽漫漫。
曲江二首(其二)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