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天
晓
角
(
其
二
)
晓
起
柳
烟
如
织
。
病
起
逢
寒
食
。
昨
夜
东
风
吹
紧
,
花
梢
上
,
雨
来
急
。
晓
开
铜
镜
立
。
镜
光
涵
晓
色
。
惊
见
浓
云
堆
下
,
梨
花
月
,
一
轮
白
。
写景
节日
寒食节
写花
梨花
咏物
镜子
季节
冬
景象
感怀
山水
赏析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霜天晓角·其二·晓起》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美丽的春晨景象。"柳烟如织"形象地写出早春柳絮轻盈如丝,如烟雾般笼罩在空气中,营造出朦胧的意境。"病起逢寒食"点明诗人刚刚从疾病中恢复,恰好赶上清明节气,心境与环境相互映照。"昨夜东风吹紧,花梢上,雨来急"描绘了夜晚风雨交加的情景,东风劲吹,花瓣被雨打落,显得凄凉而生动。"晓开铜镜立"以铜镜喻指清晨的宁静,诗人早晨醒来,看到镜中的自己和窗外景色,反映出诗人对新的一天的清醒和观察。"镜光涵晓色"进一步描绘了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铜镜上的景象,明亮而柔和。"惊见浓云堆下,梨花月,一轮白"则是诗人惊讶于透过云层洒下的月光,如同梨花盛开,映衬出一轮皎洁的白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病愈后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富有韵味。
毛奇龄
401首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您喜欢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四明山中逢晴
宋末元初·戴表元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山居(其二)
元·祖钦
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㳙㳙。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清·王衍梅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宋·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沈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唐·杜甫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
夜合花
宋·高观国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湖山翠暖,东风正要新晴。又唤醒,旧游情。记年时、今日清明。隔花阴浅,香随笑语,特地逢迎。人生好景难并。依旧秋千巷陌,花月蓬瀛。春衫抖擞,.....
汤涧松诞日(其一)
明·区越
清歌振响舞胜衣,八十年过又八时。竹径幽禽迎贺客,莎阶贤辈立琼枝。商今榷古通时论,叠韵翻声近体诗。同向闲庭看佳菊,悠然相与傲东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