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歌
子
玉
斧
修
圆
了
,
冰
轮
分
外
清
。
共
看
星
向
绣
衣
明
。
元
是
生
朝
为
寿
、
对
难
兄
。
鸿
雁
翻
秋
影
,
埙
篪
和
笑
声
。
他
年
中
令
彩
衣
荣
。
记
取
今
宵
丹
荔
、
醉
瑶
觥
。
秋节
写景
情感
友情
庆祝生日
回忆往事
秋天景色
喜庆之景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张元干的《南歌子》,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头“玉斧修圆了,冰轮分外清”描绘了一幅精巧细致、洁净无瑕的画面,象征着友情的纯粹与完美。接着,“共看星向绣衣明”则表达了共同欣赏夜空中繁星点缀,如同华丽服饰一般明亮清晰之景。“元是生朝为寿、对难兄”一句,诗人以亲切的口吻祝愿友人健康长寿,并通过“对难兄”表达了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情感。下文,“鸿雁翻秋影,埙篪和笑声”则描绘了一幅秋夜中大雁飞过、月光如水的画面,与之相伴的是悠扬的乐声和欢快的笑容,展示了一个温馨而愉悦的社交场景。“他年中令彩衣荣”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最后,“记取今宵丹荔、醉瑶觥”则是诗人在此宴席上对美酒佳肴的回味和享受,以及对这难得的欢聚时光的珍惜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星空、秋夜乐声以及宴席佳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与生活美好的感悟。每一句都流露出诗人温馨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
张元干
422首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您喜欢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奉同温宫谕移疾寺居之作
明·严嵩
九衢车马暗尘氛,仙客西堂卧白云。静爱市朝堪吏隐,胜将泉石与僧分。澄心夜对莲花水,秘曲朝披贝叶文。独有可人期不至,素琴萝径立斜曛。
赠洗马袁朗别诗
南北朝·江总
贾谊登朝日,终军对奏年。校文升广内,抚剑入崇贤。奇才殊艳逸,将别更留连。驱车命铙管,拱坐面林泉。池寒稍下雁,木落久无蝉。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高谈无与慰,迟尔报华篇。
嵩岳闻笙
唐·刘希夷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
重经汉南
唐·许彬
分散多如此,人情岂自由。重来看月夕,不似去年秋。息虑虽孤寝,论空未识愁。须同醉乡者,万事付江流。
雨中花令·送胡彦直归槐溪
宋·赵长卿
泪眼江头看锦树。别离又还秋暮。细水浮浮,轻风冉冉,稳送扁舟去。归去江山应得助。新诗定须多赋。有雁南来,槐溪千万,寄我惊人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