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乡
子
·
寿
山
寺
辋
川
图
。
霜
叶
云
林
锦
绣
居
。
寿
斝
浮
春
珠
翠
拥
,
欢
娱
。
满
院
流
泉
绕
绮
疏
。
道
气
自
肤
腴
。
几
席
轻
尘
一
点
无
。
天
要
耆
英
修
相
业
,
清
都
。
已
有
泥
书
降
玉
除
。
祝寿词
山水
颂寿词
风景
秋季景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寺辋川的图画,通过“霜叶云林锦绣居”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深切赞美。山寺中秋天的叶子被霜覆盖,显得格外鲜明,而云雾缭绕的林间则如同织就的锦绣一般精致。“寿斝浮春珠翠拥,欢娱。”诗人在这里描写了寺内举行寿宴的情景。寿斝是古代用于祝寿的酒具,这里形容寿宴上的盛况和喜悦之情。接下来的“满院流泉绕绮疏”表达了寺院中泉水淌流,环绕着花草树木,环境清幽雅致。诗人通过“道气自肤腴”一句,传达了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境界。“几席轻尘一点无”则描绘了寺中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没有世俗的喧嚣和污染,只有偶尔落在座席上的细微尘埃。最后,“天要耆英修相业,清都。已有泥书降玉除。”诗人表达了对佛法修持的向往,以及希望通过禅修达到心灵净化的愿望。“泥书”可能指的是经典或是诗人的手记,而“降玉除”则象征着智慧和清澈的心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透露出他对于精神世界追求的深沉情感。通过对寺院生活、佛法修持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的心境。
张元干
422首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您喜欢
百字令·贺周梦坡德配张夫人六十寿,作放生会于西溪,较早时梦坡扩充西溪秋雪庵以祀浙中词人
清·况周颐
良辰设悦,伫绮筵开处,长生曲奏。见说霞觞资挹注,载物允推坤厚。算鹤筹添,放鱼经在,凤侣坡仙旧。谁传芳矩,介眉今见嘉耦。须信美意延年,天和感召,仁者宜多寿。并作恩波加水族,.....
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
唐·孙逖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昼晴。更从探穴处,还作棹歌行。丝管荷风入,帘帷竹气清。莫愁归路远,水月夜虚明。
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偕邵二云作
清·黄景仁
眼界彻上下,忠义不可逃。大觉上上乘,立脚宜坚牢。明季益然师,大节丘山高。夙业秉奇慧,四大穷秋毫。偶然俯尘世,怨水流滔滔。置身君父间,穷数百六遭。二十举孝廉,抚事心忉忉。愤.....
郊居集句十首(其三)
明·卢龙云
青山绿水共为邻,山色初明水色新。渐老更思深处隐,相逢谩叹路岐身。愁窥白发羞微禄,暂引寒泉濯远尘。故事悠悠不可问,酒杯难得是同人。
题金粟寺庵和通判军府周寿韵
宋·徐嘉言
招提敞山岩,新庵隐岩麓。石沼引清流,风漪皱文縠。晴晖满虚室,一水含自足。心明身宴闲,境寂谁寻逐。寒林带月行,夜榻和云宿。若欲问西来,一斋饱自足。
题赵子固春山上寺图
宋·许棐
望得招提见,程犹半日间。马嘶曾到处,仆指未行山。风递松声远,云连草色闲。何如添个我,坐石听潺湲。
大涤洞(其一)
宋·赵善革
敲撑振策上嶙峋,乱石逢迎领略频。风窦静吟吹地籁,涧泉高泻曳天绅。云山胜景身无累,觞咏清怀笔有神。残梦惊回三十岁,琅玕芝草一时新。
过七里泷望钓台作
清·宋晋
万笏拱危石,孤台瞰远江。星犹临帝座,天为筑鱼矼。祠庙论终古,功名骇急泷。清风如未远,瞻眺拓篷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