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写景
抒情
秋节
咏物
怀古
情感
思乡
月光
咏中秋
叹时光

赏析

这首《浮云妒月歌》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下的景象,以及月与云之间的微妙关系。首句“秋空皎月扬清辉”,描绘了秋天夜晚明亮的月光,清辉洒满整个天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接下来的“银河避影群星稀”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明亮,连银河都仿佛在月光下隐去了身影,群星也显得稀疏,突出了月亮的主导地位。“羽衣舞罢雄风起,玉杵敲残瑞露霏”两句,运用了浪漫的意象,仿佛是仙女的羽衣舞动后,雄风四起,玉杵敲击,瑞露纷飞,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动态感。“谁言春有千金夜,月到中秋更无价”表达了对中秋月夜的珍视,认为它比春天的千金之夜更为珍贵,体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酌酒遥薰桂子香,开筵如坐琼宫下”描绘了人们在月光下饮酒赏月的情景,如同置身于仙境之中,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此时秋色正澄明,此夜银蟾上太清”强调了中秋之夜的纯净与美好,银白色的月亮高悬于天空,照亮了整个世界。“朗朗偏催希逸赋,娟娟先照亚夫营”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美,以及对中秋佳节的感慨。“良宵豪兴相挥霍,邀得嫦娥对斟酌”更是将神话传说融入现实,想象着与嫦娥共饮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幻想。“酕醄不惜玉山颓,潦倒宜倾金凿落”描述了人们在月光下的豪饮,展现了节日的热烈与欢快。“况当年岁丰,欢笑万家同”表达了对丰收年景的喜悦,以及人们共享欢乐的场景。“里巷争歌洒乐子,儿童群拥柚灯红”描绘了乡村的热闹景象,孩子们提着柚子灯,歌声与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严城不夜明如昼,铁锁开关停玉漏”则表现了城市中不夜的繁华,铁锁关闭,时间仿佛静止,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欣逢月姊靥偏娇,忽遇云师眉欲皱”巧妙地将月与云的关系比喻为月神与云神,表达了云对月的嫉妒之情。“云从何来自海东,或疑曾过楚王宫”进一步展开想象,云似乎来自遥远的地方,甚至可能曾经经过楚王的宫殿,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招携巫峡阳台女,将向天南行暮雨”借用古代神话故事,想象着云邀请巫峡的女神,一同前往南方的雨中旅行,充满了诗意与浪漫。“偶睹仙宫倚桂人,新妆妒杀霓裳舞”描绘了仙宫中的景象,新妆的女子令人嫉妒,仿佛超越了霓裳羽衣舞的美丽。“云如鱼鳞又草莽,苍狗白衣更殊状”将云的变化比作鱼鳞和草丛,以及不同的云彩形状,展现了云的多变与美丽。“搏弄平铺大地阴,奔腾尽把诸天障”描述了云在天空中的动态,既平铺大地带来阴影,又奔腾不息,阻挡了天际的视线。“杯停酒冷恨如何,翻作浮云妒月歌”表达了对酒宴结束后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云对月的嫉妒之情。“故助砌蛩声惨切,深笼桂树影婆娑”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月光下的桂树,蟋蟀的叫声更加凄凉,桂树的影子摇曳生姿。“银屏半掩窥云隙,似听嫦娥长太息”想象着透过半掩的银屏,窥见云隙中的景象,仿佛能听到嫦娥的叹息,增添了诗歌的神秘与哀愁。“最恼今宵氛䘲遮,还同往夕妖蟆蚀”表达了对今夜云遮月的不满,与往日月亮被妖蟆遮蔽的情况相似。“凄凉古与今,感叹一长吟”总结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对古今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哀叹。“谁使蝇污璧,谁怜口铄金?”提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万里九阍难遇主,逐臣离妾易沾襟”表达了对政治失意者的同情,以及对爱情分离的哀伤。“世态总浮云,哀歌心独苦”总结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拟挥龙剑划云堆,更运风斤修月户”表达了诗人想要改变现状,对抗不公的决心。“云兮云兮且暂休,放开霜月肃高秋”最后劝告云暂时停止行动,让霜月在高秋中展现其肃穆之美。“取醉此时虚北海,携尊明日上南楼”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今晚尽情畅饮,明日再与朋友相聚,共同庆祝中秋佳节。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与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