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抒情
秋天
地点
咏物
双松
情感
幽意
场景
异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行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涧流水的清寒之美,双松挺立于石门之侧的雄伟景象。通过“葛巾沾雨片”和“蜡屐损苔痕”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行走过程中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诗人的行踪与心境。山与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仿佛山川逼近、树木伸手可及的幻觉,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神秘与幽静。“居然成异境”,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惊叹,认为此处已非人间寻常之所,而是一处超凡脱俗的仙境。“幽意向谁论”,则流露出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孤独感,似乎在寻求与之共鸣的灵魂伴侣,却无人能理解其内心的宁静与向往。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深处宁静与和谐的主题,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