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孔
遵
席
后
堂
画
山
水
图
家
在
龙
沙
弱
水
东
,
朅
来
尘
世
笑
春
风
。
都
将
天
外
蓬
壶
景
,
漏
作
人
间
画
手
工
。
玉
腕
雪
回
犀
管
细
,
宝
煤
香
散
凤
绡
空
。
只
应
大
地
山
河
影
,
常
记
飞
鸾
下
月
中
。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赞美
写山
思乡
友情
秋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融合之美。诗人刘仲尹以“谢孔遵席后堂画山水图”为题,巧妙地将观画的感受与对自然界的想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首句“家在龙沙弱水东,朅来尘世笑春风”,开篇即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仿佛置身于清风拂面、春意盎然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和解脱。接着,“都将天外蓬壶景,漏作人间画手工”,进一步强调了这幅画作的非凡之处,它不仅捕捉了遥远仙境的景象,更是将这些天外之景融入到人间的艺术创作中,展现出画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视角。“玉腕雪回犀管细,宝煤香散凤绡空”,这两句细致描绘了画中人物和环境的细节,玉腕、雪、犀管、宝煤、香、凤绡等词语的运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质感和层次感,也暗示了画作中蕴含的高雅与精致,仿佛能闻到淡淡的香气,感受到细腻的触感。最后,“只应大地山河影,常记飞鸾下月中”,诗人以大地山河的影子作为结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怀念和向往。同时,飞鸾下月中的“飞鸾”形象,既象征着自由与灵性,也寓意着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山水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望。
刘仲尹
39首
能诗。海陵王正隆二年进士。以潞州节度副使,召为都水监丞卒。有《龙山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