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湿
绿
使
写景
抒情
情感
忧思
哲理
季节
夏天
节气
未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突降大雨后,环境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忧思。开篇“长夏忽霖雨,骄阳避轻雷”以自然界的变换,隐喻人生境遇的无常。大雨之后,井边的瓢湿,白石上滋生莓苔,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景象。接着,“佛桑红未休,芭蕉绿尤佳”,通过对比红艳未减的佛桑花与愈发翠绿的芭蕉叶,表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起视兰与蕙,何时已先摧”一句,诗人从自然景观转向对兰花与蕙草的观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最后,“羲皇阐苞符,天地相胚胎。阴阳有始终,序物徒盛衰”,诗人进一步思考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认为尽管世间万物有盛有衰,但阴阳之道自有其循环不息的规律。“谁能问消息,悠悠使我哀”,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深深忧虑和无奈。整首诗借景抒情,寓理于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