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
心
一
片
秋
明
绕
万
山
,
愁
心
似
水
转
相
关
;
虬
髯
空
拟
浮
家
去
,
雁
足
虚
传
属
国
还
。
声
入
鼓
鼙
龙
自
斗
,
梦
回
砧
杵
鹤
难
攀
。
平
原
一
旅
真
孤
掌
,
可
有
天
戈
灵
武
间
?
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怀古抒情
边塞
写愁
思乡之情
景中寄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愁绪的流转,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虑。首句"一片秋明绕万山",通过明亮的秋色和连绵的山脉,渲染出一种寂寥而深远的意境。"愁心似水转相关",将愁绪比喻为不断流淌的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情绪的波动和难以排解。接下来的两句"虬髯空拟浮家去,雁足虚传属国还",诗人借虬髯(形容胡须弯曲如龙)和鸿雁寄书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的境况和对故乡的思念,但现实中的归途却遥不可及。"声入鼓鼙龙自斗,梦回砧杵鹤难攀",诗人将战鼓声和砧板声融入梦境,寓意着战乱不息和思乡之情交织,即使在梦中也难以摆脱现实的困扰。"平原一旅真孤掌",以孤独的行旅比喻自己在广阔天地间的孤立无援,暗示了抗清斗争的艰难。最后,诗人发出疑问"可有天戈灵武间?",表达了对明室复兴、英雄出现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力量微薄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张煌言在动荡时局下的愁苦心境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张煌言
504首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鄞(yín)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ào)岛(今浙江象山南)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于杭州遇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您喜欢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幽栖
明·顾猷
四十为渔长水西,汀兰沙鸟共幽栖。雨馀篱落经蛛网,风静檐牙上燕泥。欲醉且图元亮酒,长贫一任少陵妻。苔矶倦倚还持钓,莫管柴门日色低。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同朱老步郭外人家留饭西畴草堂(其一)
清·吴之振
西畴诗老话幽居,一笑扶筇兴未疏。村市经过残劫后,草堂重醉落镫初。定知鱼乐能千里,已办农忙共一锄。底用榜门坚谢客,霜寒谁肯问籧篨。
七哀诗三首(其二)
魏晋·王粲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丝.....
海南琼台联
清·邹戴尧
随宦在天涯,剧难忘韶石箫声,韩江笛韵;寻诗来海外,最好是苏泉月冷,黎高云深。
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
唐·杜甫
为客无时了,悲秋向夕终。瘴馀夔子国,霜薄楚王宫。草敌虚岚翠,花禁冷叶红。年年小摇落,不与故园同。
水调歌头(其一)
宋·向子諲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