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雨
秋节
寂寞思乡
场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夜的凄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情感。首句“满城风雨层层”,以“满城”二字开篇,渲染出整个城市的风雨交加,层层叠叠的雨幕仿佛将城市笼罩在一片迷蒙之中,营造出一种浓厚的阴郁氛围。接着,“寂寞危栏独凭”一句,诗人独自站立在高高的栏杆上,面对着这满城的风雨,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寂寞。这种孤独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孤立,更是心灵深处的空虚与无助。“墙外梨花乱落”描绘了雨中梨花随风飘落的场景,梨花的洁白与雨水的湿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同时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独感和哀愁情绪。最后一句“黄昏一点孤灯”,将画面推向高潮。黄昏时分,天空渐渐暗淡下来,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仅有一盏孤灯在远处闪烁,它既是现实中的灯火,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丝希望与温暖。这盏孤灯虽小,却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给诗人带来了一丝安慰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雨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对生活点滴温暖的渴望。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情感深度的艺术世界。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