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节日
秋节
写景
怀古抒情
写山
菊花咏物
友情
抒情

译文

自古以来诗人都感叹命运多舛,晚年能与你一同登高我感到欣喜。
四处望去,亲友离散在战乱之后,只有笛声在风中回荡,满目凄凉。
菊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水波荡漾,晴空之下大雁早早飞过。
期待明天再次相聚在此痛饮,无法忍受这份寂寞,面对这衰老的自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即今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古时民间习俗登高望远,以寄托思念之情)独自登临山居的情景。"诗人自古恨难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满与无奈,以及想要逃离现实世界的渴望。"暮节登临且喜同"则显示了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众人一同登高,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战后凋敝的景象。战争过后,往日熟识的风光都已不再,唯有远方传来的笛声在空中回荡,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悲凉。"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注意到了深处菊花残留的情形,以及在温暖的阳光下飞舞的蝴蝶和远去的大雁,这些都是秋天的象征,给人以淡远之感。最后两句"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翋"则表达了诗人的豪放与逃避现实的心态。诗人希望第二天能再次到这个地方饮酒至醉,以此来忘却生活中的寂寞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唐代士大夫阶层的矛盾心理与情感状态。

司空图

404首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