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山水
动物
惜时
松树
抒情感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司空图对岁月流逝、个人境遇的感慨,以及他对于高洁品格的自我要求和追求。"衰鬓闲生少,丹梯望觉危"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忧虑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松须依石长,鹤不傍人卑"则是用比喻手法,通过松树依附于石而生长,以及鹤鸟洁身自好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于品行的坚守和高标准的追求。这里的“松须”与“鹤不傍人卑”都是对独立性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动物形象,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满了哲理与意境。

司空图

404首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您喜欢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学书十绝(其三)
宋·李之仪
未逢四祖且堆堆,才见龙潭眼便开。龙去潭空人自老,衔花百鸟漫飞来。
随太守送神归而有感
宋·周南
泌水洋洋可乐饥,强寻囊粟止儿啼。自怜蠹简为儒误,也逐鸣笳到佛祠。文字不堪供吏役,姓名渐喜少人知。一廛未办归耕计,坐看槐堂绿荫移。
续感秋(其三)
清·童凤诏
翛然门巷昼常关,抱影空庐独往还。鹤唳三秋声转警,豹藏七日色逾斑。江山平远尘氛外,云雨荒唐朝暮间。闻道微霜初度处,蓼花芦叶落溪湾。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清·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
渡江舟次寄送桢伯致仕还里中(其二)
明·姚光虞
有客抽簪去不还,清秋归卧大崙山。白云直欲寻真隐,青琐无心恋旧班。岁月催人双鬓短,乾坤任我一身閒。何时杖策朱明洞,四百峰峦尔共攀。
白鹭洲
明·陈桭
江畔芳洲水势分,洲前属玉自成群。联拳芳草疑残雪,接羽平沙似断云。鸥鸟伴中同皓皓,渔歌声里落纷纷。满怀诗景收难尽,浩荡烟波霭夕曛。
和张二十五春日见寄五首(其四)
宋·范祖禹
白日春台上,欢娱莫诉杯。飞花留客醉,啼鸟近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