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赞美
哲理
情感
怀古
亲情
传赞

赏析

此段文字出自东汉蔡邕的《酸枣令刘熊碑诗》之三,是一首颂扬刘熊德政与治国才华的作品。开篇“猗欤明哲”表达了对刘熊高尚智慧的赞美,而“秉道之枢”则形象地比喻他如同掌握宇宙运行之关键,主导着国家大计。“养□之福”暗示刘熊施行仁政,惠及民生,“匪德之隅”则是指他的美德无处不在。接下来的“渊乎其长”、“涣乎成功”分别形容他治国如同深不可测的水流和滋润万物的甘霖,表现出刘熊政绩的辉煌与深远。中间部分,“政暇民豫”描绘了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紧接着“新我□通”可能是指他开创性地推行某项政策或改革,使国家进入新的发展轨道。“用行则达”强调了刘熊施政的成功与有效,而“以诱我邦”则表明他的德政和智慧成为了国之瑰宝,教育后世。最后,“赖兹刘父”呼应了古人尊称贤者为“父”的习惯,显示出对刘熊如同父亲般的敬爱。“用说其蒙”或许是指人们广泛传颂他的德政和治国之道。终篇“泽零年丰”、“黔首歌颂”则预示了在刘熊的领导下,国家昌盛、百姓安乐,四处洋溢着幸福与和谐,人民甚至要通过歌唱来颂扬他的功绩。整体而言,这段文字以诗意语言赞美了刘熊的政治智慧、德政和治国才能,以及他带来的社会繁荣与百姓福祉。

蔡邕

11首
蔡邕(yōng)(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yǔ)(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遭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强召蔡邕为祭酒。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又迁侍中、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而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时年六十岁。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蔡邕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他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有文集二十卷,早佚。明人张溥辑有《蔡中郎集》,《全后汉文》对其著作也多有收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