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抒情
哲理
咏物
佳节
或春日
春意
记事
自然现象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暇日偶成》,描绘了作者在宁静的晚年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琐事。首句“天赐衰年一屋清”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感激,反映出诗人淡泊的心境。接下来的“住深不接过门声”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安静,连邻居来访的声音都很少听到。“带泥笋角烧易熟,得雨芥心批又生”两句,通过写烹饪的简单事物——带泥的竹笋和雨后生长的芥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知足。这些寻常食材在诗人眼中充满了生机。“山与云宜时弄色,鸟乘春旺自呼名”描绘了山峦、云彩和春天鸟儿的生动画面,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最后,“谁能计较方来事,粥料何妨逐日营”表达了诗人超脱的心态,不为未来的忧虑所困,而是享受当下,每日精心准备简单的粥食,过着从容自在的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寓含哲理,展现出诗人闲适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陈著

1350首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宋·邵博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轣辘鸣.....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春雨虽未寸,润泽已庆慰。却看云势重,羃䍥藏山翠。因之忆远近,一例被膏未。无何一二日,佳音来次第。保阳及古北,三寸均沾暨。喜已疑信半,奚曾遇往岁。秋麦既勃生,春牟即可艺。大.....
玄珠歌(其十五)
唐·张果
玄珠玉树有根苗,水际连天永不凋。真火含虚如赤日,金华结魄六时潮。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五)
南北朝·鲍照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