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三
百
三
首
(
其
一
六
三
)
粤
自
居
寒
山
,
曾
经
几
万
载
。
任
运
遁
林
泉
,
栖
迟
观
自
在
。
寒
岩
人
不
到
,
白
云
常
叆
叇
。
细
草
作
卧
褥
,
青
天
为
被
盖
。
快
活
枕
石
头
,
天
地
任
变
改
。
写景
山水
自然
宇宙
四季之冬
遁世
观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诗人自称“粤自居寒山”,表达了他对山野隐逸生涯的向往和选择。“曾经几万载”则展现了他对时间长度的无限延伸,仿佛与自然同在,超越了世间的纷扰。“任运遁林泉”一句,以轻松自如的态度面对生活,如同山中的泉水顺其自然地流淌。诗人选择了“栖迟观自在”,享受着山中的宁静与自由,好像已经达到了生命的某种极致。接下来的两句,“寒岩人不到,白云常叆叇”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远离尘世、只与自然为伴的生活。诗人居住的地方太过偏僻,以至于“寒岩人不到”,只有白云作伴,时而飘过,增添了一份超脱红尘的孤独美感。“细草作卧褥,青天为被盖”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一种具体描写。诗人以大自然为床褥,以蓝天为被盖,这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精神态度的体现,是对物质欲望最低限度的满足。最后,“快活枕石头,天地任变改”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和宇宙变化时的豁达心态。即便是枕着坚硬的石头,也能感到快乐,因为他已经超越了物质的舒适与否,对于外界的一切变迁,都持有一种“任性”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超脱尘世的高洁人生观。
寒山
312首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猜您喜欢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舟入罗旁之水将访西宁张明府有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溪尽山城出,高高在乱峰。厓飞千树瀑,石响一林钟。叶落传人语,沙乾失虎踪。夕阳茅店外,樵影下寒松。
自清溪驿趋曲江山行作
明·区大相
晓障陟崔嵬,淩晨石路开。鸟啼皆应谷,涧影半含苔。林霭吹花度,溪烟杂雨来。王程若可缓,幽赏更迟徊。
访益上人兰若
宋·严羽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村中闲步
唐·刘得仁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不遮山楼
清·爱新觉罗·弘历
山楼虽迥不遮山,几点新红万绿间。奇破天悭欣始遇,寻常林壑拟从删。
峡山晓起
明·释大香
隔林清磬渐无闻,已有睛晖映瀫纹。扫径不妨留鹤迹,开门只许到鸥群。寒峰独透千层雪,野水双勾一抹云。手启香函看宿火,碧烟袅袅古花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