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郎
归
·
九
日
示
外
深
秋
云
淡
画
难
工
。
茱
萸
今
又
逢
。
劝
君
且
莫
上
高
峰
。
须
防
落
帽
风
。
橙
已
绿
,
叶
初
红
。
乡
关
景
不
同
。
塞
鸿
呖
呖
语
长
空
。
还
添
四
壁
蛩
。
秋节
写景
怀乡
咏物
茱萸
写鸟
塞鸿
抒情
赏析
这首《阮郎归·九日示外》由清代女诗人黄淑贞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与情感。全词以“深秋云淡画难工”开篇,巧妙地将秋天的景象与绘画艺术相联系,暗示了自然之美难以言表,如同高超的画作一般。接下来,“茱萸今又逢”一句,点明了重阳节的习俗,茱萸作为传统节日的象征,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劝君且莫上高峰。须防落帽风。”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温馨提醒,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在高处行走时要小心,避免像古人那样因风吹而帽子掉落,寓意在追求目标时要谨慎行事,以免遭遇意外或挫折。“橙已绿,叶初红。乡关景不同。”这一联通过对比“橙绿”与“叶红”的景象,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色彩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是在异乡,也能感受到与家乡相似的季节变换,但毕竟“乡关景不同”,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最后,“塞鸿呖呖语长空。还添四壁蛩。”以鸿雁的鸣叫和墙角蟋蟀的叫声,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静的意境,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和内心的探索。鸿雁的长空之语,或许传达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墙角的蟋蟀声,则是孤独与寂寞的象征,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深秋夜晚的独特韵律。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的自然景观,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远方的思念,展现了黄淑贞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竹鹤图为医士仵思道题
明·管讷
此君风致极萧闲,合与胎仙共一班。千岁影迷苍雪里,九皋声在绿云间。平安莫谩传书去,径造休教报客还。挂向芝房无点俗,长年相对悦清颜。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