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溪
凉
风
吹
雨
断
,
细
路
入
舟
低
。
溪
鸟
衔
花
立
,
山
鸠
倚
竹
啼
。
下
菰
秋
意
古
,
乔
木
野
云
凄
。
一
路
人
烟
少
,
村
声
何
处
鸡
。
写景
田园
秋景
动物
村野
写鸟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日乡村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凉风、细雨、溪鸟、山鸠、下菰、乔木、野云以及稀少的人烟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凉风吹雨断”,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凉风与细雨交织,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感觉。接着,“细路入舟低”一句,通过“低”字,形象地描绘了小径在舟中蜿蜒曲折的情景,仿佛引导读者进入了一个幽深的世界。“溪鸟衔花立,山鸠倚竹啼”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溪鸟和山鸠以生命,它们或立于花间,或依于竹上,啼鸣声中透露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下菰秋意古,乔木野云凄”则进一步深化了秋日的氛围,下菰(一种水生植物)在秋风中摇曳,似乎承载着古老的故事;而高大的树木与飘荡的野云,则共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寂寥感。最后,“一路人烟少,村声何处鸡”两句,以“少”字强调了乡村的宁静与空旷,而“何处鸡”的疑问,则引发读者对远方村落的遐想,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体味。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朱长春
31首
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常熟阳信等知县,官刑部主事。著有《朱大复诗集》
猜您喜欢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清河村舍与闻唐二公小酌
明·严嵩
十里清河去未遥,暖烟秋色过枫桥。柳条惊风故零乱,茆屋枕溪还寂寥。谁家砧杵敲寒练,客子风尘换敝貂。乘兴且倾黄菊酒,还家须忆紫宸朝。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力穑吟
宋·邵雍
春时耕种,夏时耘耨。秋时收治,冬时用受。雨露不愆,既苗既秀。水旱为灾,尚罹其咎。
竹鹤图为医士仵思道题
明·管讷
此君风致极萧闲,合与胎仙共一班。千岁影迷苍雪里,九皋声在绿云间。平安莫谩传书去,径造休教报客还。挂向芝房无点俗,长年相对悦清颜。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