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写景抒情
山水田园
咏物哲理
送别
励志
赞美
怀古
情感

赏析

这首诗《赠山人黎君宝》由宋代诗人傅大询所作,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场景与内心世界,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首句“白云深处郁孤台”,以“白云”象征高远、清幽的环境,“郁孤台”则暗示了隐居之地的静谧与超然。这一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向自然的氛围。次句“一卷青囊一酒杯”,“青囊”常指道士或隐士携带的装有秘籍的袋子,这里象征着知识与智慧;“酒杯”则是饮酒畅谈的器具,寓意着诗人与山人的友情与交流。这两件物品共同构成了隐逸生活的典型元素,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处。“天在掌中旋日月,龙从足下起风雷”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掌控欲。将“天”置于“掌中”,“龙”从“足下”生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想象与征服欲望,也暗含着对自身能力与命运的自信。“自知有分三公贵,未必何时万乘来”两句,诗人自述虽有成为高位者的可能,但并不急于求成,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态度。这里的“三公”指的是古代官职,象征高位,“万乘”则指帝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权力地位的超脱。最后两句“经过铃冈肯相访,柴门认取竹新栽”,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山人再次相会的愿望。通过“铃冈”和“柴门”的细节描写,营造了一种朴素而真挚的友情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山人生活环境的简朴与自然之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