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民生
写景
边塞
战争
情感
政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旱灾时的深深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首联“瘠土嗟薄获,岁丰长忍饥”表达了对土地贫瘠、收成微薄的感叹,即使丰收之年,百姓仍需忍受饥饿。接下来的“戎马况叠迹,田园成路蹊”暗示战乱频繁,田地荒芜,连道路都显得稀少。“荷锄代牛力,播种良苦疲”写出了农夫们艰辛劳作的情景,他们以手代耕,疲惫不堪。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火灾蔓延,“朱火肆燎原,禾稗同一萎”,农作物遭受严重破坏,民众生活更加艰难。“民乱如恐后,况乃驱策为!”表达出对社会动荡和官府催逼的不满,人们惶恐不安,生活无望。诗人悲痛地向神灵哭诉:“政拙未敢苛,召灾今则谁?”指责政府治理无方,却不知如何解救这场灾难。“云汉何皎洁,箕斗正参差”借夜空景象,寓言朝廷遥远而无力,诗人只能仰天长啸。“心知阊阖远,侧向高天啼”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哀求。最后两句“明日急刍饷,吞声重涕洟”预示着明天的困境,诗人含泪无声,悲愤满腔。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施闰章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统治者无能的批判,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

施闰章

103首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