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
花
天
·
浴
蚕
湔
裙
波
蘸
蘼
芜
碧
。
冷
雨
酿
、
新
烟
寒
食
。
青
叶
紫
柘
苞
初
坼
。
杨
柳
杏
花
巷
陌
。
春
阴
重
、
啼
鸠
乍
寂
。
才
上
箔
、
润
馀
芳
泽
。
蚕
娘
早
赛
祈
生
涩
。
缕
缕
情
丝
缫
出
。
写景
春天
咏物
佳节
寒食节
情感
爱情
咏物
蚕
地点
乡野
蚕丝制作过程
日常生活
赏析
这首《杏花天·浴蚕》是清代词人左锡嘉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蚕农的生活。开篇“湔裙波蘸蘼芜碧”,以女子洗裙的场景,暗示了春水的清澈与蘼芜草的翠绿,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冷雨酿、新烟寒食”描绘了春雨绵绵,寒食节的烟雾中透出一丝凄冷。“青叶紫柘苞初坼”写出了初春时节,青叶紫柘树上的花苞刚刚绽开,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春景。“杨柳杏花巷陌”进一步描绘了街头巷尾的杏花盛开,杨柳依依,春意盎然。“春阴重、啼鸠乍寂”转而描述天气的变化,春阴加重,杜鹃鸟的啼声也暂时安静下来,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气氛。“才上箔、润余芳泽”则写蚕妇们开始在箔上摊放蚕茧,享受着春雨带来的滋润,准备进行养蚕工作。最后,“蚕娘早赛祈生涩”表达了蚕农对蚕儿健康的祈愿,希望它们顺利生长。“缕缕情丝缫出”则以丝线比喻蚕妇们的心思和期待,寓意着她们对生活的细腻情感和辛勤劳动。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蚕事的繁忙与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
左锡嘉
98首
一字小云,晚号冰如。华阳道光甲辰进士、吉安知府赠太仆寺卿曾咏继室。有《浣香小草》、《吟云集》、《卷葹吟》、《冷吟集》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花发沁园春
宋·王诜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