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
写景
抒情
闺怨
赞美
寒夜
绣花
刺绣
写人的心情

赏析

这首清代左锡嘉的《点绛唇·寒夜诸女刺绣》描绘了一幅冬夜刺绣的画面。"一粟寒灯",以微弱的灯火映照着寒冷的夜晚,营造出寂静而清冷的氛围。"五纹刺绣添金线",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子们在寒夜里专注刺绣的情景,金线的点缀更显其工艺之精巧。"钿蝉钗燕"是女子们的装饰,暗示她们的身份和对美的追求。"幸结兰闺伴"表达了她们能共度这漫长冬夜的庆幸,以及彼此之间的姐妹情谊。接下来的"指冷于冰著",通过手指的冷冽,进一步渲染了刺绣环境的严寒,但她们的手艺却如花般绽放。"手成花片",形象地展示了刺绣技艺的高超,仿佛女子们的手在针线间创造了美丽的花朵。"更儿转"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推移,伴随着孩子的啼哭声,夜晚悄然流逝。最后两句"唾绒吹罢,颜色评深浅",描述了她们完成刺绣后,还会仔细品评作品的颜色深浅,展现出她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美的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夜刺绣的场景,赞美了女子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左锡嘉

98首
一字小云,晚号冰如。华阳道光甲辰进士、吉安知府赠太仆寺卿曾咏继室。有《浣香小草》、《吟云集》、《卷葹吟》、《冷吟集》

猜您喜欢

机女叹
宋·叶茵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洞仙歌
清·周星誉
绣帆收了,正雨丝初歇。七里香尘熨柔碧。看绿杨阴外、楼阁溟濛,是多少,春睡初醒时节。犀帷催唤起,饧眼慵揉,刬袜竛竮向人立。檀盏递完时、低项回身,傍娘坐、恁般羞涩。又小婢催人.....
巫山一段云·暑夕
清·沈榛
微汗凝霞脸,轻风逗宝鬘。徐徐散步月弯环。时听竹珊珊。自觉罗衣厚,难将纨扇闲。榴花含露色斑斑。烟雾远迷山。
白下春游曲七首(其六)
明·金大舆
何处佳人婀娜妆,青山初日炤流黄。轻罗半掩金跳脱,春寺烧香绕画廊。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清·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总闻诗涕泗交下为一章寄娇羞娘子
唐·唐五代小说中神仙鬼怪诗
忆儿貌,念儿心,望儿不见泪沾襟。时殊世异难相见,弃谢此生当访寻。
菩萨蛮(其一)同韶九西郊冯氏园看海棠
明末清初·龚鼎孳
年年岁岁花间坐。今来却向花间卧。卧倚璧人肩。人花并可怜。轻阴风日好。蕊吐红珠小。醉插帽檐斜。更怜人胜花。
蝶恋花·题《花香醉蝶图》帐额
清末近现代初·洪炳文
梦醒罗浮春信度。似惜芳心,飞入花深处。细草如茵粘不住。蘼芜二月多烟雨。妙笔滕王图作补。一抹胭脂,染出红无数。回首日边桃李树。春风上苑探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