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初
三
年
七
月
十
六
日
之
郡
初
发
都
诗
述
职
期
阑
暑
,
理
棹
变
金
素
。
秋
岸
澄
夕
阴
,
火
旻
团
朝
露
。
辛
苦
谁
为
情
,
游
子
值
颓
暮
。
爱
似
庄
念
昔
,
久
敬
曾
存
故
。
如
何
怀
土
心
,
持
此
谢
远
度
。
李
牧
愧
长
袖
,
郤
克
惭
躧
步
。
良
时
不
见
遗
,
丑
状
不
成
恶
。
曰
余
亦
支
离
,
依
方
早
有
慕
。
生
幸
休
明
世
,
亲
蒙
英
达
顾
。
空
班
赵
氏
璧
,
徒
乖
魏
王
瓠
。
从
来
渐
二
纪
,
始
得
傍
归
路
。
将
穷
山
海
迹
,
永
绝
赏
心
悟
。
写景
抒情
怀古
秋天
抒情
怀古
情感
思乡
山水田园
离别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述职期阑暑,理棹变金素",通过对官职期限与日历更迭的描述,反映出时间流逝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紧接着"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以秋景写意,表达了秋天来临时的寂寞与清冷,以及晨露的短暂,暗示着人生易逝。中间两句"辛苦谁为情,游子值颓暮",诗人感叹自己在外辛勤劳碌却又无人能懂其深情,而作为游子的自己,又恰逢黄昏时分,倍感孤独。接着"爱似庄念昔,久敬曾存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恋与尊重。下片"如何怀土心,持此谢远度",诗人在问自己如何能不思念家乡,又用"持此"两字表示以诗作答谢别离之苦。接下来"李牧愧长袖,郤克惭躧步",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自身的无奈与内疚。随后"良时不见遗,丑状不成恶"一句,诗人感慨于世事无常,好时光难以长存,而自己的形象也未能留下美好的印记。紧接着"曰余亦支离,依方早有慕",表达了自己如同古人一样,内心深处对某种理想或信念的向往。末尾几句"生幸休明世,亲蒙英达顾。空班赵氏璧,徒乖魏王瓠",诗人感激于得以安享天年,并且受到贤能之人的关照与庇护。同时,他也提及了古代名器,如同自己一样,虽然外表光鲜却未必被世人所识。最后两句"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将穷山海迹,永绝赏心悟",则描绘了诗人历经岁月的流转,终于能够归隐田园,而对那些曾经追求过的世俗功名与物欲,则彻底断念,不再涉足。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个人情感与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与深沉的哲理思考。
谢灵运
109首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四十九。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集》等14种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