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
山
诗
岩
下
一
老
翁
,
四
五
年
少
者
。
衡
山
采
药
人
,
路
迷
粮
亦
绝
。
遇
息
岩
下
坐
,
正
见
相
对
说
。
一
老
四
五
少
,
仙
隐
不
可
别
。
其
书
非
世
教
,
其
人
必
贤
哲
。
山水
写人
写老翁
田园
写经历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衡山深处,一位年长者与几位年轻人相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与互动,以及他们各自的身份和背景。诗中首先描绘了场景:一位年长的老翁,周围围绕着四五个年轻人,他们似乎是在衡山中采集草药时迷失了方向,粮食也已断绝。这组人物在岩石下休息,偶然间相遇,开始了对话。通过“一老四五少”这一描述,诗人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年龄层次分明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联系或差异。接下来,“仙隐不可别”一句,表达了对这些人物身份的一种猜测或想象,暗示他们可能并非普通人,而是隐居山林、追求超凡脱俗之境的仙人或是智者。这种设定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激发了读者的想象。最后,“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这些人物的评价。他认为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不同于世俗的教条,暗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和深邃的智慧。这种评价不仅是对人物本身的赞美,也是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人格的推崇。它不仅是一幅山水人物画,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谢灵运
109首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四十九。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集》等14种
猜您喜欢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题融公兰若
唐·孟浩然
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芰荷薰讲席,松柏映香台。法雨晴飞去,天花昼下来。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
赠薛播州诗(其五)
隋·杨素
有帛贲丘园,生刍自幽谷。尘芳金马路,澜清凤池澳。零露既垂光,清风复流穆。倾盖如旧知,弹冠岂新沭。利心金各断,芬言兰共馥。
思佳客·吴中作和绣谷
清·厉鹗
窄窄纹窗小小舟,空波一片漾难收。满天细雨曾成梦,压水凉阴半倚楼。深玉盏,暖香篝。夹纱衣薄不曾秋。吴中旧事君知否,晚泊荷花为洗头。
天仙子·皋亭看桃花
清·佟世南
隐隐青山濛碧雾。小艇但随流水去。荒村何处问桃花,芳草渡。斜阳暮。一片红云遮去路。偏怪东风吹不住。点点胭脂飘细雨。人家疑在武陵源,花乱舞。莺乱语。只恐刘郎来又误。
安德山池宴集
隋末唐初·许敬宗
戚里欢娱地,园林瞩望新。山庭带芳杜,歌吹叶阳春。台榭疑巫峡,荷蕖似洛滨。风花萦少女,虹梁聚美人。宴游穷至乐,谈笑毕良辰。独叹高阳晚,归路不知津。
汤外史新居落成
明·区越
碧轩华馆任高年,不放纤埃到几筵。对奕可同商岭皓,开樽时有竹林贤。四空云物真屏障,一味清虚岂释仙。何限诗情拈未出,客来须助酒家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