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人
(
其
二
)
池
面
粼
粼
已
送
凉
,
小
窗
危
坐
听
风
篁
。
不
应
尚
厌
秋
来
热
,
已
减
炎
天
五
刻
长
。
写景
秋天的
听风感受
自然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静谧图景。"池面粼粼已送凉",通过对池水反射出的光芒来传递出一种凉爽之感,这是深秋季节特有的景象。小窗旁坐着的人物,正在聆听风声,给人以恬淡自适的感觉。接着诗句转向"不应尚厌秋来热",表达了对夏日炎热的回忆与对比,以及对于已经过去的酷热天气的不留恋。最后一句"已减炎天五刻长"则是从时间角度去感受和描绘季节的转换,通过具体的时间长度来强调秋意渐浓。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情感真挚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深秋景象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琅琊山六题(其三)石屏路
宋·欧阳修
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
临发崇让宅紫薇
唐·李商隐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醉归
宋·许棐
半醉归来卧不成,月华霜彩烂中庭。茶铛冻结香匜冷,只把梅花嗅得醒。
金陵绝句(其三)
清·徐梓
秦淮水榭入新凉,两岸笙歌夜未央。翻笑鸣机劳巷绩,输侬当户理新妆。
玉簪
元·刘因
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元末明初·蓝仁
闻道寻仙叩洞门,清溪古木路斜分。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悬崖涨绿云。讲罢先天烟篆冷,梦回斜月玉笙闻。高秋也欲扶衰病,共候山中白马君。
蒙?道中四首(其三)
明·林光
船头薄暮搔首,野烧不省何山。犬吠村舂乍急,林疏贩籴人还。
庐陵客馆雨霁登楼言怀寄友
宋·严羽
终日坐汾淟,邈然无少欣。登楼一周览,始见万山群。微雨洗残暑,青天卷浮云。襟怀两廓落,朗若见夫君。见君君何在,顾影还独笑。吏非金门游,隐异沧浪调。江明秋月白,山空夜猿啸。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