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
写人
禅意

赏析

这首诗名为《咏大慈寺斋头鲜于阇梨》,由唐代诗人陈裕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大慈寺斋堂中僧侣生活的讽刺与批判。首句“酒肉终朝没阙时”,开篇即揭示了僧侣们在斋堂中终日饱食酒肉的生活状态,暗示了他们并未真正遵循佛教戒律中的素食原则。接着,“高堂大舍养肥尸”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斋堂的奢华与僧侣们的享乐,将僧侣形象刻画为贪图安逸、不守清规的群体。“行婆满院多为妇,童子成行半是儿”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指出斋堂中充斥着女性和孩童,暗示僧侣们的生活并非清净修行,而是充满了世俗的杂乱与混乱。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僧侣生活的一种普遍质疑和批评。“面折掇斋穷措大,笑迎搽粉阿尼师”两句,则是对僧侣们言行举止的讽刺。前句中的“穷措大”指的是贫穷的读书人,这里用来形容那些在斋堂中挑剔食物、不守规矩的僧侣;后句中的“阿尼师”则是对女性僧侣的戏称,此处用来讽刺斋堂中女性角色的存在及其被僧侣们轻视的态度。最后,“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放伊”表达了对僧侣们未来命运的担忧,暗示即使他们最终面临生死轮回的考验,也无法逃脱因果报应的命运。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辛辣的讽刺,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僧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猜您喜欢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二十二)厉王幽王
明·孙承恩
赫赫宗周盛,人谋还自倾。力行穷暴戾,灭德肆骄矜。嬖宠彝伦斁,征劳怨刺兴。桑柔瞻卬什,千古鉴分明。
无隐侍者请赞
宋·释智愚
斗斗㖃㖃,雷驱电驰。垂手未游象外,虚空突出毫釐。目前难遏密,冷落有谁知。父攘羊,子證之,从教万古黑风吹。
赠道微禅师
唐·李洞
铜瓶涩泻水,出碛蹑莲层。猛虎降低鼠,盘雕望小蝇。通禅五天日,照祖几朝灯。短发归林白,何妨剃未能。
承天潜师画赞
宋·林之奇
金刚圈里翻身过,栗棘蓬莱满口吞。领得杨歧端的句,却嫌蒸饼大餫饨。
密庵和尚赞
宋·释智愚
行脚不到大彻堂前,刚要凌灭应庵门户。指柳骂杨,吹沙嗅土,却笑谢郎眉忒竖。欲识中峰个里人,无尾大虫不是虎。
乌鬼
明末清初·卢若腾
乌鬼乌肉、乌骨骼,须发旋捲双眼碧;惯没咸水啖鱼虾,腥臊直触人鼻嗌。汎海商夷掠将来,逼令火食充厮役;辗转鬻入中华土,得居时贵之肘腋。出则驱辟道上人,入则谁何门前客;济济衣冠.....
诗(其五)
唐·拾得
得此分叚身,可笑好形质。面貌似银盘,心中黑如漆。烹猪又宰羊,誇道甜如蜜。死后受波吒,更莫称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