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生
池
鹅
鸭
同
群
世
所
知
,
蜀
人
竞
送
放
生
池
。
比
来
养
狗
图
鸡
在
,
不
那
阇
梨
是
野
狸
。
写物
民间风俗
赏析
这首诗《放生池》由唐代诗人陈裕所作,通过对比鹅鸭与狗鸡,以及对阇梨(和尚)的比喻,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判。首句“鹅鸭同群世所知”,开篇点明鹅鸭作为常见家禽,人们对其习性与群体生活有所了解。接着,“蜀人竞送放生池”描绘了蜀地人们争相将鹅鸭送到放生池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对动物生命的尊重与保护意识的提升。然而,接下来的两句“比来养狗图鸡在,不那阇梨是野狸”,则揭示了社会上另一种现象:人们为了获取鸡的肉食,不惜饲养恶犬以捕杀鸡群,而和尚(阇梨)却成了狡猾的野狸,暗喻那些表面上倡导慈悲为怀,实际上却利用或伤害他人利益的人。这不仅讽刺了某些人的伪善行为,也反映了社会中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冲突。整首诗通过鹅鸭与狗鸡的对比,以及对阇梨的比喻,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